您好,欢迎来到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实时天气:

设为首页|收藏此页|个人中心|无障碍|关怀版

2024年贵州省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及地方查处情况一览表(第四批)

发布时间:

字体:  访问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24年贵州省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黔东南州交办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及地方查处情况一览表
(第四批          交办时间:2024年3月15日)
序号 受理编号 交办问题基本情况 行政区域 污染类型 调查核实情况 是否属实 处理和整改情况 问责情况 备注
1 X20240315001 反映铁塔公司违规存放废电池在州应用技术学院附近的两个民用库房内,一个库房曾在2023年10月份发生火灾爆炸事件,库房烧毁,下雨天污水乱流。另一个库房存放上百吨电池,危害周边学校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现黔东南州应用技术学校全体师生强烈要求省环保督察组对铁塔公司违规存放废电池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还全校师生一个安全教学环境。要求督察组尽快调查处理,并对该公司依法处罚。 黔东南州凯里市 固体废物 1.2024年3月16日上午,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龙安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安排部署,并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
2.会后,组织相关单位再次到现场核实。经核实,反馈问题位于凯里市鸭塘街道原锦天纺织厂厂房,系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黔东南州分公司(简称铁塔公司)租赁黔东南圣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场地作为铅酸蓄电池性能检测点,其中一检测点位于原锦天纺织厂厂房南侧搭建的钢架棚房,该点于2024年1月1日失火,厂棚内铅酸蓄电池被烧损坏,现堆存有3254只,目前处于消防部门封闭现场进行事故原因调查中,现场烧损电池堆存尚未采取三防措施。另一检测点位于原锦天纺织厂主厂房一车间,现贮存有铅酸蓄电池6144只,贮存场地地面已经水泥硬化,未落实防渗漏处理措施。经现场调查询问核实,两个铅酸蓄电池贮存点均系铁塔公司从基站更换下来的旧电池暂时堆存于现场,并委托武汉洲际电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旧电池重复梯次使用性能检测。
3.2024年3月16日晚,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市长杨波带队到现场督导问题整改情况,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属实 市直各相关部门根据专题会会议纪要及整改工作方案,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推进问题整改。
1.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联系检测单位对现场暂存电池开展抽检,进一步核实投诉问题点位堆存电池是否确实为拆旧梯次使用电池。
2.市人民政府及鸭塘街道办事处通知并督促铁塔公司拆旧梯次使用电池检测点进行搬迁,要求尽量远离学校和居民区,同时鸭塘街道办事处开展问题点位周边住户群众走访和问题处理情况反馈工作。
3.市商务局下发通知要求铁塔公司加强拆旧铅酸蓄电池管理,防止非法流入再生资源回收市场。
4.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下达《环境执法通知书》,要求铁塔公司落实好消防大队事故调查现场封闭期间,污染扩散防止措施,事故调查结束后,立即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处置单位对失火检测点堆存的烧损铅酸蓄电池进行妥善处置,并做好危废转移联单填报审批及管理台账记录;并督促铁塔公司对预选址搬迁场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及报批,落实配套环境安全防护措施。
2024年3月17日铁塔公司已与第三方监测资质单位签定了土壤监测协议;经属地鸭塘街道协调联系,铁塔公司已初步确定铅酸蓄电池检查点选址搬迁意向场地。
经与消防部门协调,铁塔公司委托第三方监测资质单位于3月18日入场对失火的钢架棚铅酸蓄电池检测点库房及周边土壤环境受烧损电池污染的情况进行了监测采样,并增加防雨篷布加强了现场堆存电池的防淋措施。同时,鸭塘街道办再次开展了问题点位周边住户群众走访和问题处理情况反馈工作,共走访周边群众5户,均得到群众认可,对阶段性处理情况表示满意。
目前各部门已按照整改工作方案和工作职责有序推进问题整治,该信访件已阶段性办结。
*      第四批
2 D20240315001 天柱县锦秀花园小区楼下有几十家烧烤摊,油烟和噪声影响住户日常生活,要求有关部门处理。 黔东南州天柱县 大气、噪声 经调查,原租用锦绣花园小区楼下门店从事烧烤餐饮的有22家,其中6家已关门转其他行业,实际还有16家从事烧烤餐饮业,该区域主要经营时间是春末、夏、秋初等气温较高时节,户外占道经营问题严重,噪声扰民情况突出。2024年3月15日天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16家商户召开座谈会,并经现场核实,因天气寒冷,实际在营业的烧烤餐饮店只有6家(胖哥夜市、河边江湖烧烤、鱼头王鱼庄、我家小吃、小妖美食、香辣烤鱼馆),另外10家(八分醉、英姐烤鱼龙虾馆、烧烤匠、夺辣子鱼、四姐杨梅汤、螺蛳王杨梅汤、乐乐杨梅汤、夜猫子杨梅汤、扎啤广场、袁老太烤豆腐)计划进入夏天(4月底)才营业。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一是“夺辣子鱼店”只安装有油烟机,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二是其余15家商户虽安装油烟机和净化设备,但存在油烟机清洗不及时现象,导致油烟净化效果不好,排放不达标的问题;三是经走访群众,反映夏天时各烧烤餐饮商户生意较好,店内铺面无法满足经营需求,占道经营现象非常突出,顾客用餐时讲话大声,噪声影响严重。 属实 1.天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召开商户座谈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并告诫在今后经营中,必须规范经营,要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按时清洗检修,确保能正常发挥作用。
2.对“夺辣子鱼店”只安装有油烟机,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现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单。
3.加强日常监管,采取“疏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引导商户安装无烟烧烤和油烟净化设备,按时清洗检修,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依法取缔,确保商户经营干净整洁、文明有序。
4.加强对夜市摊点经营者法律法规教育,要求其劝阻食客深夜10点之后不能喝酒猜码、划拳等易产生市民反映强烈的生活噪声的行为,对拒不听劝且晚上噪音超过50分贝、白天超过60分贝的扰民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
5.加强与部门、街道、社区、小区物业、业委会沟通和联动巡查执法力度,形成齐抓共管机制。
*     第四批
(重复投诉,与第二批D20240314001投诉情况一致)
3 D20240315002 天柱县锦绣花园对面的廊桥上,老人们用高音喇叭唱歌,噪声扰民。 黔东南州天柱县 噪声 (一)经现场核实,都是70多岁以上的老人,使用电子琴、二胡及扩音设备在唱歌。
(二)因为老人听力减弱,把音响音量调到较大,他们才听的清楚。
(三)经天柱县市政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及走访周边群众,该项投诉问题属实。
属实 (一)召集老人开座谈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并劝导他们遵守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规范。
(二)引导他们到居民住户少的地方唱歌,例如文昌阁或者原老汽车站的对面公园等。
第四批
4 D20240315003 天柱县社学街道红卫村的红卫岩厂,开采过程中扬尘较大,影响居民生活,要求处理。 黔东南州天柱县 大气、噪声 1.天柱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有关责任部门及时抓好整改,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于2024年3月14日组织召开办理该信访投诉件专题会议,明确由县自然资源局牵头,会同县直相关部门对信访件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应急、水务、林业、生态部门督促指导企业对信访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社学街道做好信访问题整改情况回访工作。会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奔赴现场进行核实。
2.核实情况:
该信访件涉及天柱县社学街道红卫村2个矿山,一是天柱县社学乡红卫岩场,采矿许可证号:C5226272010047130060078,有效期至2027年5月24日,矿权面积为1.7公顷,矿权为延续矿权矿区面积未变化,应急、水务、环保、林业方面手续齐全;二是天柱县久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号:C5226272011017130104667,有效期至2027年9月7日,矿权面积为2.59公顷,矿权为延续矿权矿区面积未变化,应急、水务、环保、林业方面手续齐全。
现场核实“造成水土流失”情况。经县水务局等部门现场调查核实,2家砂石厂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已编制的水土保持方案剥离和堆放表土,损毁部分排水沟、沉砂池、保土植物和挡土墙等水土保持设施,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问题。投诉情况属实。
现场核实“有滑坡风险”情况。经县应急局等部门现场核实,该两处矿山开采工艺为矿界内顶部盖山表土层剥离,矿石揭露后设置台阶,自上而下开采,批复的设计中两矿山未设置排土场,矿山超前剥离的表土堆放在矿山顶部台阶矿界以外范围。目前两处矿山剥离的土方堆自然安息稳定,未发现有滑坡迹象。投诉情况不属实。
现场核实“灰尘很大,晚上生产砂石,噪声影响生活”的情况。3月14日,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和社学街道到现场进行核实,并组织人员到附近村寨进行入户走访,共走访6户村民。经核实:一是2家砂石厂生产区域均搭建半封闭式钢架棚,厂棚周边及生产线上均布设喷淋设施,但场坪保洁方面未落实好,灰尘较大;二是群众反映砂石厂打砂作业时间一般为下午6点至凌晨5点,打砂作业时噪声大,晚上作业时不放水防尘,有粉尘外排现象;三是砂石厂爆破时间不固定,一般是在白天进行,爆破时噪声大,对群众生活作息有影响。投诉情况属实。
部分属实 1.2024年3月14日,天柱县水务局对两家砂石厂下达整改意见:一是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已编制的水土保持方案剥离、堆放表土;二是严格按照已编制的水土保持方案修复已损毁的排水沟、挡土墙等水土保持设施,于2024年3月27日前完成整改,并加以维护;三是对已剥离、堆放的表土种植林草固土,消除水土流失隐患,杜绝水土流失问题再次发生。
2.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现场监管,加大对企业边坡的监测和检查频次,积极响应极端天气应急处置措施,消除滑坡风险。
3.2024年3月14日,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天柱分局对两家砂石厂存在生态环境问题下达整改意见:一是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要求落实好“三防”措施,确保喷淋等设施正常运行,减少扬尘污染;二是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要求杜绝晚上十点至次日6点夜间施工;三是定期开展夜间巡查,发现违法行为将立案查处。
*     第四批
(重复投诉,与第一批D20240313001  投诉情况一致)
5 D20240315004 反映凯里市碧波镇干溪村中寨组后面的矿山在开矿过程中把本人的耕地(土)埋了,第一次报警后凯里专班将采矿方的挖机扣押了,但至今四个月了耕地被淹没问题还没有解决。 黔东南州凯里市碧波镇 生态破坏 1.2024年3月16日上午11点,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刘鹏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安排部署,并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
2.会后,组织相关单位再次到现场核实。经核实,被信访举报开采煤矿点位于凯里市碧波镇干溪村背后蓝莓基地内,该区域无合法采矿权,属于非法开采行为,我市曾先后于2023年10月24日晚上、2024年2月13日凌晨在此处打击非法采矿2起,现已完成初步调查,因违法主要当事人不配合调查工作,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现场非法开采点1个,开采矿种为煤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破坏地类为林地,开采点现状为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开掘明槽,明槽周边堆积有渣土,开采点周边无挡墙、沟渠等防污染设施,有一个居民点,直线距离约360米,中间有一座山峰阻隔,周边无饮用水源点,500米内无河流水面,因开采造成4户村民耕地被埋,被埋耕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
3.2024年3月16日下午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及101地质大队对现场进行勘查,同时联合市公安局对涉及非法开采煤矿当事人进行传唤调查,后期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查处。
属实 市直各相关部门根据专题会会议纪要及整改工作方案,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推进问题整改。
1.碧波镇开展周边村民走访反馈问题处理情况工作,将处理情况和整改计划向村民进行了通报,村民表示对于现阶段的处理情况以及整改计划的认可,待复垦后,将再次对涉及村民进行走访,力争群众认可。
2.市自然资源局已完成现场核查工作,现已对非法开采行为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制作询问笔录,已初步明确涉及当事人姓名以及联系电话,并由市公安局传唤当事人开展进一步调查,将对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开采煤矿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对存在造成重大事故风险的问题移交公安机关以危险作业罪侦办。
3.市应急管理局及101地质大队已对现场进行调查并出具了相关报告。
各部门正按照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和工作职责有序推进问题整治工作,现该案件当前阶段性办结。
第四批
6 D20240315006 反映雷山县丹江镇东门村雷公山大道92号旁边有农户养猪,养殖粪水外排,臭气熏天,影响周边住户居住环境,要求处理。 黔东南州雷山县 (一)2024年3月16日,县人民政府组织县农业农村、生态环保、镇政府等有关部门对该养殖点进行现场调查核实,现场发现该养殖点为一简易养殖棚约3.6平方米,离雷公山大道92号住户约3米,养殖棚到教厂坝社区住户(即雷公山大道92号住户)的距离为3米,有住户2户,养殖棚仅采取防淋措施,无其他防治措施,现存栏生猪4头(每头约120斤),在3米范围内能明显感觉粪臭味,配套建有1立方米的单格废水收集池,日常产生的粪污储存在该收集池内,养殖棚环境情况相对整洁,经询问养殖户潘某某,该养殖点从2013年以来就开始养殖生猪,去年养殖存栏生猪9头无故全部死亡,经济损失较大。今年无出栏生猪,历年来的饲养方式主要为饲料、猪菜、剩菜和剩饭等喂养,日常产生的粪污收集在收集池内,用于周边田土农作物浇灌。
经对养殖点周边进行勘察,未发现有乱丢乱排粪污情况,周边也无饮用水源保护地,在距离养殖棚最近的一户村民家,能明显感受粪污臭味。
(二)经由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调查人员对东门村村民委员会村干2人、养殖棚旁边住户2户2人进行访问,均表示该养殖点日常未看见粪污直排,有时粪污收集池满时,会有粪水流出影响周边环境,平时有村民使用其粪污进行农作物浇灌,经常会闻到臭味,特别是高温天气及粪便清理不及时时,臭味更明显,希望养殖户能做好卫生防护,及时清理粪污,防止影响居住环境。

属实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整改专班。2024年3月16日,接转交办信访件后,县人民政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实地召开现场研判专题会,明确以属地丹江镇人民政府为牵头办理主体,县农业农村局、县信访局、县住建局、州生态环境局雷山分局、县自然资源局为责任部门联合整治工作专班,明确职责,保障信访件得到及时有效办理。
(二)明细措施路径。因潘某某户为脱贫户,目前养殖生猪是其家中主要收入来源,不宜关闭该养殖点。2024年3月16日经与潘某某及其女儿进行沟通,达成如下意见:一是该户同意对现有1立方米的单格废水收集池改造成2格化粪池预处理后接入县城污水管网,同时预留掏粪口方便清捞,2024年3月18日下午开始进行施工改造。二是潘某某每日加强对养殖棚的环境卫生清扫,及时清理粪污,避免臭气扰民。三是责成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日常对养殖户的指导防护工作,规范养殖散户的养殖行为。四是丹江镇人民政府与潘某某签订保洁员公益性岗位协议,帮助解决就业增收。
第四批
7 X20240315002 反映承包的黎平县水口镇宰洋村宰直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的劳务工程已于2022年3月全部完工,2022年7月通过验收并完成审计,但迟迟未进行工程结算,目前尚有39万元余元工程款未拨付。为此,要求尽快督促解决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问题 黔东南州黎平县 其他 1.项目业主方拨款情况。经核实,截止2023年6月30日,州生态环境局黎平分局已按程序将该项目工程款分批次全部拨付到中标方黎平经济开发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改名为贵州辰建建设有限公司),共计656251.5元(其中,2018年4月4日拨付工程款40万元,2019年1月30日拨付工程款5万元,2021年3月18日拨付工程款10万元,2022年6月1日拨付工程款10万元,2023年6月30日拨付工程款0.62515万元)。项目业主方(州生态环境局黎平分局)不存在拖欠工程款情况。
2.项目施工方拨款情况。由于该项目施工方责任人宋祖斌近期在长沙,州生态环境局黎平分局无法组织双方当面协调解决。经电话与各方多次沟通了解,信访人与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宋祖斌存在工程合作关系,承担该项目部分工程施工,工程施工竣工并进行审计结算后,信访人与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尚有部分工程款尚未结清(具体数目双方说法不一致,有待进一步核实)。
综合核查结果,信访人反映“承包的黎平县水口镇宰洋村宰直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的劳务工程尚有39万元余元工程款未拨付信访件”问题情况部分属实。
部分属实 积极督促项目施工方与信访投诉人尽快梳理清楚账目,施工方按照合同约定尽快支付所欠工程款给投诉人。
目前,该信访件正在办理中。
第四批
注:1.标*的问题是督察组重点关注的问题;




2.污染类型包括水、大气、土壤、生态、重金属、垃圾、噪声、油烟、扬尘、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