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通常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不只出现在全球的海洋、河道等自然水体中,还出现在动物体内、饮用水中,甚至可进入大气循环。
虽然说
微塑料污染对于人体的危害
目前还缺乏科研成果作为依据
但这样的“异物”积存在体内

正因如此
英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相继发出“限塑令”
防止塑料污染不断增加与蔓延
为了防治“白色污染”,2007年12月31日中国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截至去年
我国的“限塑令”走过10年后
一方面是社会对“限塑令”效果的质疑
另一方面是快递、外卖等新业态
对塑料包装的刚需

为此
国家发改委专门向社会征集
塑料垃圾污染防治的建议
塑料垃圾被随意丢弃会引起白色污染,不规范处理塑料垃圾会存在环境风险。防治塑料污染确实困难重重,除了需要在立法、制度、监管等“顶层设计”方面继续发力,从源头实现减量化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力量——社会公众,应当充分发挥“能动”作用。
说到底还是要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外出购物尽量自带环保购物袋,减少不必要的塑料消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都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来。
毕竟
微塑料污染既不能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