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实时天气:

设为首页|收藏此页|个人中心|无障碍|关怀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宣传 » 环保科普

科普 | 如何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

发布时间:

字体:  访问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对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

集中式资源化利用和分散式资源化利用两种

第一种

集中式资源化利用治理方式,适用于人口规模在100人至400人或生活污水产生量在5m³/d至20m³/d的自然村

对于住户相对集中、有利于建设管道、黑水灰水能单独收集、周边受纳体消纳能力强的村庄,一般采用黑水分流+户用化粪池/隔油池(格栅)+厌氧发酵池/预处理设施+贮存池+资源化利用。

黑水灰水单独收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黑水通过管道、吸粪车或其他方式收集,引至集中式化粪池、厌氧发酵池等处理后,用于农田、果园、林地等资源化利用。灰水收集后就地就近用于庭院绿化及房前屋后花园、果园等;或通过管道(沟渠)收集至预处理(厌氧发酵池或生态措施)等处理,并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因循就势就地就近引入农田、果园、林地等资源化利用。

对于住户相对集中、有利于建设管道、黑水灰水不能单独收集、周边受纳体消纳能力强的村庄,一般采用黑水合流+预处理设施+贮存池+资源化利用。

黑水灰水合并收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通过管道收集至村庄厌氧发酵池(生态处理)等方式处理,并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资源化利用,不直接排入水体。

第二种

分散式资源化利用治理方式,适用于人口规模小于100人或生活污水排放量小于5m³/d的自然村。

对于农户分散分布,不利于建设管道且户与户之间建有“四小园”的空地充足村庄,一般采用黑灰分流+化粪池/隔油池+沟渠生态化改造+房前屋后“四小园”。

黑水经化粪池无害化处理,灰水经隔油等户用预处理设施处理,通过改造后的生态沟渠进入房前屋后的“四小园”浇施,对污水中水资源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再利用。

对于农户居住分散、方便建设管道、村内无“四小园”,周边受纳体消纳能力强的村庄,一般采用黑灰分流(合流)+化粪池/隔油池+贮存池+周边农田、林地、菜地。

将黑水无害化后通过管道或暗渠引入贮存池或直接用于村庄周边农田、林地、菜地等资源化利用;灰水通过管道或暗渠接入村外的预处理设施或贮存池后用于农田、林地、菜地等,利用农田、林地、菜地对污染物吸附、降解、吸收等能力,对污水中水资源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再利用,同时污水得以净化。

对于农户居住分散、周边有蓄水塘的村庄,一般采用黑灰分流(合流)+化粪池/隔油池+贮存池+周边蓄水塘。

污水经无害化处理或一定预处理后接入蓄水塘等消纳处理,蓄水塘可通过配置相应水生植物系统等生态化改造,具有条件的可增加增氧曝气装置,防止水体黑臭。

对于使用旱厕、经济条件较差、农户分布分散且周边有消纳土地的偏远农村地区,比如高寒高海拔的牧区、高半山地带、干旱缺水地区的农村单户或联户,一般采用卫生旱厕+灰水收集池+资源化利用。

卫生旱厕粪污尽量就地就近堆沤腐熟后资源化利用;灰水通过管道、暗渠收集接入收集池或自然塘后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