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守住底线。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出台《黔东南州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方案》《黔东南州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工作要点》等制度(方案);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严格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妥善处理生态环境信访案件。
二是强化生态治理,补齐短板。做好生态系统保护监管,开展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推动实施黔东南州苗岭山脉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治理,促进林业资源提质增效,强化生物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绿色黔东南行动,推进榕江、台江、黄平等县创建“最美高速”“最美公路”工作,打造侗乡环线、苗岭射线精品传统村落旅游线路,补齐生态赋能短板。
三是强化绿色转型,扬好优势。推动绿色低碳产业转型,释放绿色生态红利,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应用,加强重点领域清洁能源替代,推广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积极开展碳达峰行动,聚焦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物流、生态系统碳汇等5个分领域编制对应方案,推进黔东南州碳达峰碳中和“1+5”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