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实时天气:

设为首页|收藏此页|个人中心|无障碍|关怀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境要闻

黔东南州持续巩固优良生态环境质量

发布时间:

字体:  访问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一是狠抓环保督察整改,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出硬招”。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取得积极进展,整改成效得到上级认可。以台江经济开发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重新制定更加严格的入园条件,推动园区企业技改升级,成功创建国家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园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指出黄平矿山生态破坏问题整改工作,总结形成的整改正面典型案例入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编印的《督察成效》“生态修复治理”篇章第一篇;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黔东南州鸡冠岭矿山毁林开采破坏生态问题整改治理成效被纳入2023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正面典型案例;岑巩县久通冶金有限公司生态环境违法问题整改成效得到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肯定。 

二是守护生态环境底线,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出重拳”。坚持以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亮出环境执法“钢牙利齿”,稳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统筹全州生态环境执法力量先后组织开展了“六个一律”环保“利剑”“守护多彩贵州·严打环境犯罪”“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执法检查”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一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23年,全州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569人次,检查企业单位5145家次,排查一般环境风险隐患504项,无重大风险隐患;全州渔政执法队伍开展禁捕水域的“四清四无”巡查和执法检查7405人次,出动执法车1667车次,出动水面执法船162艘次,水面巡查3764海里,路上巡查34537公里,联合检查水产品经营市场1103个次,渔具经营点1111个次,检查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95个次。清理收缴网具3316张,清理违规钓具1503个,查处渔政案件87件,处罚涉案人员108人,行政罚款135792.82元,有效的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三是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出实效”。印发实施《里禾水库、嘎醉河水库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方案(试点)》,是在市州层面率先实施的基于饮用水源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司法碳汇补偿机制的意见》,贵州首个生态环境司法绿碳实践基地在黔东南揭牌成立。积极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示范创建不断释放新动能。黄平、施秉等8县先后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雷山县成功申报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麻江县乌卡坪生态蓝莓产业园以及雷山县整县成功创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州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5个,省级生态乡镇41个,省级生态村105个。

四是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出新绩”。紧紧围绕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久发力,以更加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深化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推动全州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2022年7月,我州水环境治理经验做法被生态环境部作为2021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并全国推广。2022年,我州被省人民政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