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4-896911 信息分类 建议提案
文号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是否有效
名称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州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19号提案的答复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州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1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 2024-07-04 10:28


农工党黔东南州工委:

贵委在州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制的建议》收悉,结合州委组织部、州委编办、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办意见,现提出如下答复:

(一)强化部门联动,明确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2014年,我局分别与公安部门、检察机关、法院等部门首次建立联动机制,不断修改完善后于2019年再次印发相关联动机制,一直延续至今。自建立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衔接工作制度以来,全州生态环境部门与司法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专业职能,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协作环境刑事和行政拘留案件调查、合法取证、规范固定证据系列工作,积极落实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法律适用标准,共同研究解决执法协作和案件侦办中遇到的问题,有力打击了各类生态环境污染违法犯罪。

近年来,我局联合州公安、州法院、州检察院等部门持续开展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利剑专项行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提升了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线索发现、分析、溯源、查处、精准打击能力和办案能力。依法严厉打击了一批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22年至今,全州联合办理挂牌督办2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3件,移送涉嫌环境犯罪4件(2023年至今,全州联合办理挂牌督办2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8件,移送涉嫌环境犯罪3件)。2024年以来,全州开展联合、交叉检查3次,发布典型案例2件,开展送法入企、帮扶座谈、发放宣传材料等企业帮扶68次,办理涉危险废物行政处罚案件2件,罚款金额141万元,涉案危废数量717吨,办理涉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案件1件,涉嫌犯罪人数1人,公安已刑事立案。下步将继续联合开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利剑2021-2025”行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

(二)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改革。根据《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党办发〔20193号)精神,将相关部门生态环境执法职责整合到生态环境部门,组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机构,生态环境保护重心向基层下移,为强化执法力量,县(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随县(市)生态环境保护分局上划到州,与县市分局实行局队合一体制,整合组建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涉及的不同性质编制使用置换等问题,保持现状不变,待中央统一明确政策意见后逐步加以规范。因涉及顶层设计,下步我们将积极呼吁上级职能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尽快明确县(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性质。

(三)拓宽招录通道,充实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队伍。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意见》(厅字〔202420号)文件精神,根据省委、州委关于机构改革的有关要求,加强编制资源统筹,加大机构编制保障力度,使人员编制与工作职责任务相适应,及时按照规定招录补充监测执法人员。2024年,我局安置从农业农村局转隶5名执法人员充实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人才引进4名事业单位人员,正按程序招录公务员4名、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名,进一步充实生态环境保护队伍,改善人才结构,以满足当前工作需要。

(四)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系统内外干部交流机制。我局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干部轮岗交流机制,完善系统内外的干部调配工作,出台《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展组织人事工作的管理办法》《黔东南州生态环境系统顶岗锻炼、跟班学习人员管理制度(试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系统内外干部间的相互交流,拓宽干部交流晋升通道,提高组织人事工作效率。

(五)规范事权管理,加强县(市)分局财政经费保障。根据《黔东南州委办公室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生态环境系统经费资产由州级统一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黔东南党办通〔202133号)文件精神,黔东南州生态环境系统经费保障从202191日纳入州级财政保障。目标绩效管理奖方面,各分局执行州级标准的50%、执行所在县(市)标准的50%,执行州级标准部分由州级保障,执行所在县(市)标准部分由县(市)予以保障。县级事权经费保障方面,按照财政支出事权划分,分局结合所在县(市)具体事权实际,向所在县(市)人民政府请示经费保障,纳入县(市)财政预算安排。

(六)强化能力提升,着力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执法人员执法业务、政治理论、生态环境相关法律知识和监管执法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出台《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2024年度业务培训工作计划》,重点对为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及16个分局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和采样、调查取证、执法文书制作、执法设各操作、三三制、双随机一公开、案件评查、应急处置、排污许可证、入河排污口等内容进行培训,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岗位技能比武活动,通过组织生态环境执法岗位技能比武活动,转变执法理念,改变工作作风,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的部署,2024年优先在凯里市、天柱县等基础条件好的大队攻坚创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规范化单位,2025年再结合实际,在其余县中提升带动建设一批规范化单位,逐步推进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持续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七)完善保障机制,提高执法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全州生态环境系统执法人均购买有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全部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相关职业补贴。执法权力和责任清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开发布,执法过程中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20246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