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4-897673 信息分类 建议提案
文号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是否有效
名称 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州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54J236号建议的答复

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州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54J236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 2024-07-04 11:30

尊敬的黎复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立足黔东南农村实际统筹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省州加强统筹,在省州层面对有乡村振兴工作重点的职能部门加强统筹,统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水务、发改等部门共同发力,多口径争取资金加以解决农村污水治理覆盖率低问题(也可争取东西部协助和社会捐赠方式解决)”的建议

十四五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和各县市党委政府共同发力,积极向上沟通对接,全力汇报争取,多口径、多渠道争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的资金支持。2021年以来,全州共争取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类资金支持3.82亿元,先后完成27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经从2022年的12.4%,上升到2024年的14.8%,提升了2.4个百分点。其中,生态环境部门争取到中央和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支持1.57亿元,实施了9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乡村振兴部门争取到上级和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1.4亿元,实施了14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农村部门争取到国家和省级资金0.39亿元,实施了2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发改部门争取到上级资金0.31亿元,实施了1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雷山县还通过社会捐赠方式筹集资金1500万元,实施了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二、关于“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出台符合黔东南实际的农村污水治理指南(方案),指导采用建设和运行成本低、易维护、效果较好的技术方案,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污水治理方式,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长效管护机制,精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建成一个正常运行一个,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

(一)在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路径方面:为切实推广“低成本、易维护、效果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置技术,注重污水治理与生态建设、生产实际相结合,分类提出治理模式和技术工艺,强化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等方面工作。在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各市州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省生态环境厅编制印发了《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试行)》,《指南》充分考虑到了全省各个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指导各市州根据地理位置、居民聚集程度、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模式和处理工艺,旨在探索形成“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路径。参考《指南》,我州先后在雷山(南猛村)、凯里(对江村)、黄平(东坡村)等地建成了一批运行成本低、易维护、效果较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为下一步精准推进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建成一个正常运行一个,提供了参考样板。

(二)在完善农村生活污水运维长效机制建设方面:目前,全州16个县(市)均建立了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及部分前期项目技术路线选择不合理、不科学等原因,全州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依然存在“运行难”等实际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州委专门设立了“四在农家·和美乡村”调研课题,组建了由州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州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联系)领导担任副组长的课题调研组,调研组围绕农村公厕“使用难”、农村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治理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难”等问题深入16个县(市)开展了调查研究。调研组通过现场调研、座谈走访、问计于民等方式,取得了丰富的调研成果,目前正在对调研成果进行汇总。此次调研,将为下步破解全州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难”问题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三、关于“建议将农村社区一并纳入农村污水治理范畴给予支持”的建议”的建议

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环办土壤〔2023〕24号)要求,我们已经将乡政府驻地或中心村,生活污水乱倒乱排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庄,已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厕所粪污去向难以解决的村庄,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村庄,位于重点湖库周边或水质需改善水体的汇水区范围或生态敏感区的村庄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点,对距离城镇较近且具备条件的村庄,通过采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的治理模式;对人口集中或相对集中的村庄,因地制宜采取相对集中式或者分散式处理模式。到目前,全州80个农村社区的生活污水均已完成治理。其中,有71个社区的生活污水已纳入集镇生活污水管网收集,接入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有8个社区建设了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另有1个社区的生活污水治理采取管控措施进行治理。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采纳您的建议,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