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1-122068 信息分类 审批前公示
文号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是否有效
名称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1月5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黄平县谷陇镇雷打岩水泥用灰岩矿项目、锦屏县“三江六岸”江河治理项目(清水江潘寨段防洪堤)、锦屏县三江六岸小江龙梗河段综合治理工程)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1月5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黄平县谷陇镇雷打岩水泥用灰岩矿项目、锦屏县“三江六岸”江河治理项目(清水江潘寨段防洪堤)、锦屏县三江六岸小江龙梗河段综合治理工程)

来源: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 2021-01-05 13:4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黄平县谷陇镇雷打岩水泥用灰岩矿项目、锦屏县“三江六岸”江河治理项目(清水江潘寨段防洪堤)、锦屏县三江六岸小江龙梗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202115日-202111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55-3820021(黔东南州政务中心生态环境局窗口)

   真:0855-8220791(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通讯地址:凯里市凯开大道北侧畅达国际广场“市民之家”三楼

   编:556000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黄平县谷陇镇雷打岩水泥用灰岩矿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谷陇工业园区

贵州黄平尖峰水泥有限公司

云南贵安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本项目的占地面积为1.3511km2,矿区的服务年限30年,开采标高:+1142m+980m,矿区采取露天开采工艺。矿区由十五个拐点构成。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设计开采方式为自上而下分期台阶式开采开采规模为水泥用灰岩250t/a;建筑石料用白云岩38m³/a(约合110t/a

1)施工期

、大气影响分析结论

对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经充分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清洗车辆轮胎的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项目施工人员较少,环评要求施工方设置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田施肥。

、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作业面产生的粉尘、运输和装卸材料过程中产生的道路扬尘。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采取洒水防尘措施;针对道路扬尘,采取拟采取洒水降尘、禁止超限运输、设置篷布覆盖、控制车速等方式控制。通过上述措施,确保项目施工期无组织外排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施工过程中要求强化施工期噪声环境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施工噪声,运输车辆进场严禁鸣笛,确保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结论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经统一收集后,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少量土石方及建筑垃圾可在项目区内综合利用,如作为项目区上山公路的填料等。

2)营运期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开采区域设置移动水箱进行洒水降尘,能够减少钻孔、爆破及铲装粉尘无组织排放量。工业场地设置密闭破碎车间及密闭转运站,分别设置集气罩收集废气,通过除尘效率99%布袋除尘器除尘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外排。工业场地四周设置雾炮机及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进一步降低粉尘排放。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将扬尘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对环境影响较小。

、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食堂产生的污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和员工生活污水一道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防尘洒水,不外排;矿区产生的初期雨水经过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于防尘洒水,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造成影响。

③、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拟建项目营运期采用先进的中深孔、逐孔微差松动爆破,控制装药量和安全防护距离,尽可能减轻对爆破爆破区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爆破产生的噪声影响;合理安排爆破时间,尽可能选用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破碎机封闭作业,可大大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

④、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土岩剥离物临时堆放于矿山内排土场,表土远期用于复垦,部分剥离土石用作建筑碎石或填土逐步进行综合利用,最终对排土场进行复垦。矿区尾矿用于矿区生态恢复,除尘灰收集后定期与岩石矿一同外卖;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于垃圾箱中,集中收集后清运到当地政府部门指定地点,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机油的危险废物送有资质单位处置。项目固废均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2

锦屏县“三江六岸”江河治理项目(清水江潘寨段防洪堤)

锦屏县清水江上游的三江镇潘寨村

锦屏县金源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贵州隆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治理河道长2.71km,起点位于挂治电站下游已建浆砌石河岸,终点位于锦屏清水江Ⅲ桥。新建防洪堤总长2.03km,修复整治河堤0.68km,其中左岸为自然山体,维持河道现状;本次防洪堤工程主要位于清水江右岸,新建河堤全部采用复合型生态堤(即:重力式M7.5浆砌石护脚挡墙+3m宽清水平台+11.5雷诺护垫框格覆土种草护坡+3m宽堤顶+绿化带),修复整治河堤对原河堤堤身边坡及堤顶进行修整、绿化、铺设人行步道。

1)施工期

水环境:施工期生产废水采用修建沉淀+隔油池处理后回用;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随居民生活污水一起排入锦屏县城市污水管网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性影响。

大气环境:施工期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扬尘、临时堆场扬尘、混凝土搅拌粉尘,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先进的低尘施工工艺;施工作业应尽量避开大风天气,并且定期对施工区和交通沿线洒水降尘,在大风、干燥日则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施工过程中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采取密闭存储、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采用防尘布苫盖、设置截排水渠等措施。对河道开挖、河岸加固是施工结束后的区域及时固化、绿化;对临时堆场应及时压实,临时堆场应考虑采用塑料膜或者帆布覆盖。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过程可能有遗洒,影响环境卫生并增加空气环境中颗粒物含量,应封闭运输,对洒落的砂土和建筑材料,应进行地面清理。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路经岩洞镇居民点区域应尽量减缓行驶车速。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场界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的要求。

声环境: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驻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往返运行,施工区内机器轰鸣。施工单位应尽量选取高效低噪设备,通过采取临时声屏障,使施工厂界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昼间:75dBA),夜间:55dBA)),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禁止夜间(22000600)、午休时间(12001430)进行施工。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停放场地,远离敏感点。大型设备作业时进行一定的隔离和防护消声处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局部地方建立临时性声屏障,如果产生噪声的动力机械设备相对固定,可以设在机械设备附近。施工中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的现象发生。

经以上处理措施后施工场界处噪声预测值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固废:施工固废主要有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全部运至锦屏县建筑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施工期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通过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均能得到有效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生态:陆生生态保护措施为开工前对施工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少占农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对征占农田的应按相关手续办理征地手续并获得相应批复文件后开展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严格控制河岸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将弃渣运往指定的堆放场地,禁止随意堆弃。在河岸有林地灌木集中路段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加强防火知识教育,防止人为原因导致火灾的发生。收集保护临时堆场、施工场地和临时堆渣场的表层有肥力的土壤,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便于后期植被恢复利用。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级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查工程施工时段和方式,防治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早晨、黄昏或夜间外出觅食,正午是鸟类休息时间。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和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的噪声影响等。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若发现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应报地方林业主管部门,采取移植等保护措施。在堤防工程设计中,除按照设计规范及有关标准要求之外,应从美学角度尽可能使堤防工程优美自然,使自然景观与工程较好地融为一体,改善景观环境。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为利用拦河网、声响、脉冲电流等多种方式,把施工区域内的鱼向上、下游驱逐,使鱼类在施工期内远离施工区,减少施工对鱼类的影响。严格执行本报告拟定的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水生生物栖息的水体受到污染。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在基础开挖、修筑堤防工程泥沙、石块及混凝土等固体废弃物进入河道,减轻由此对水生生物造成的不利影响。

2)运营期境影响分析结论

工程运营期无大气、水环境、声环境排放源,对环境质量无不利影响。工程实施后,评价区自然系统的生产能力有上升趋势,自然系统的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工程对评价区自然系统生态完整性影响不大。

3

锦屏县三江六岸小江龙梗河段综合治理工程

锦屏县三江镇

锦屏县金源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贵州隆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河道右岸防洪堤已建成,本次工程为左岸防洪堤建设,本次工程治理河道长度为1.158km,治理起点为松从高速六洞河大桥,终点为松从高速匝道大桥,堤防总长为1.217km,新修复合式堤防长520m,新修墙式堤防560m,新修钢筋砼栈道137m。工程左岸:左K0+000~左K0+260、左K0+260~左K0+520为复合式堤防;左K0+520~左K1+080为墙式堤防;左K1+080~左K1+137为钢筋砼栈道。

1)施工期

水环境:施工期生产废水采用修建沉淀+隔油池处理后回用;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随居民生活污水一起排入锦屏县城市污水管网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性影响。

大气环境:施工期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扬尘、临时堆场扬尘、混凝土搅拌粉尘,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先进的低尘施工工艺;施工作业应尽量避开大风天气,并且定期对施工区和交通沿线洒水降尘,在大风、干燥日则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施工过程中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采取密闭存储、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采用防尘布苫盖、设置截排水渠等措施。对河道开挖、河岸加固是施工结束后的区域及时固化、绿化;对临时堆场应及时压实,临时堆场应考虑采用塑料膜或者帆布覆盖。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过程可能有遗洒,影响环境卫生并增加空气环境中颗粒物含量,应封闭运输,对洒落的砂土和建筑材料,应进行地面清理。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路经岩洞镇居民点区域应尽量减缓行驶车速。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场界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的要求。

声环境: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驻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往返运行,施工区内机器轰鸣。施工单位应尽量选取高效低噪设备,通过采取临时声屏障,使施工厂界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昼间:75dBA),夜间:55dBA)),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禁止夜间(22000600)、午休时间(12001430)进行施工。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停放场地,远离敏感点。大型设备作业时进行一定的隔离和防护消声处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局部地方建立临时性声屏障,如果产生噪声的动力机械设备相对固定,可以设在机械设备附近。施工中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的现象发生。

经以上处理措施后施工场界处噪声预测值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固废:施工固废主要有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全部运至锦屏县建筑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施工期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通过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均能得到有效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生态:陆生生态保护措施为开工前对施工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少占农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对征占农田的应按相关手续办理征地手续并获得相应批复文件后开展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严格控制河岸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将弃渣运往指定的堆放场地,禁止随意堆弃。在河岸有林地灌木集中路段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加强防火知识教育,防止人为原因导致火灾的发生。收集保护临时堆场、施工场地和临时堆渣场的表层有肥力的土壤,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便于后期植被恢复利用。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级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查工程施工时段和方式,防治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早晨、黄昏或夜间外出觅食,正午是鸟类休息时间。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和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的噪声影响等。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若发现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应报地方林业主管部门,采取移植等保护措施。在堤防工程设计中,除按照设计规范及有关标准要求之外,应从美学角度尽可能使堤防工程优美自然,使自然景观与工程较好地融为一体,改善景观环境。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为利用拦河网、声响、脉冲电流等多种方式,把施工区域内的鱼向上、下游驱逐,使鱼类在施工期内远离施工区,减少施工对鱼类的影响。严格执行本报告拟定的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水生生物栖息的水体受到污染。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在基础开挖、修筑堤防工程泥沙、石块及混凝土等固体废弃物进入河道,减轻由此对水生生物造成的不利影响。

2)运营期境影响分析结论

工程运营期无大气、水环境、声环境排放源,对环境质量无不利影响。工程实施后,评价区自然系统的生产能力有上升趋势,自然系统的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工程对评价区自然系统生态完整性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