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1-1268308 | 信息分类 | 审批前公示 |
文号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是否有效 | ||
名称 |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05月17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贵州冠坤电子有限公司电容器生产项目)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贵州冠坤电子有限公司电容器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2021年5月17日-2021年5月2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55-3820021(黔东南州政务中心生态环境局窗口)
传 真:0855-8220791(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通讯地址:凯里市凯开大道北侧畅达国际广场“市民之家”三楼
邮 编:556000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贵州冠坤电子有限公司电容器生产项目 |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青溪镇黔东经济开发区返乡创业园 |
贵州冠坤电子有限公司 |
贵州永冠至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厂房1栋,建筑面积21035.74㎡;食堂1栋,建筑面积1145.7㎡;设备房1栋,建筑面积446.88㎡;门卫室1间,建筑面积29.65㎡。 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22657㎡,总建筑面积22657.97㎡。 |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①封闭施工:建设项目施工场地必须设置砖砌的围挡,围挡高度必须达到2m左右的高度;在主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在各楼的脚手架外设置围挡,围栏必须采用细密的纱网或泡沫隔声板,防止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对敏感点的影响; ②建设项目施工周期较长,在开挖、填基过程中,运输车辆要注意从远离居民点一侧进出,且运输车辆不得超载,必须加盖,防止车辆抛洒的粉尘对敏感保护目标造成影响。 ③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必须对施工区进行加湿,并对路面进行清洗,以减少施工期粉尘的排放量。 ④施工期间,建设项目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得在施工区内进行混凝土搅拌加工,减少水泥搅拌过程中的粉尘产生量。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的影响。 (二)施工期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通过集中收集后,并经布置在施工基地中的污水处理设施隔油絮凝、混凝沉淀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车辆冲洗、道路清扫”的相关标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道路与工区现场的扬尘抑制、施工车辆的冲洗。因此,工程施工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会对周边河道地表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三)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为了减轻本项目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必须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①建设项目施工前,应通过张贴告示、标示牌的形式提前告知周围敏感保护目标具体的施工时间、施工进度、施工计划等内容,取得周围居民的谅解。 ②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夜间不得进行打桩作业; ③如需夜间施工,应得到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④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 ⑤作业时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蔽; ⑥加强车辆的管理,建材等运输尽量在白天进行,并控制车辆鸣笛。 ⑦在周围居民休息时间避免使用高噪设备进行施工作业。 通过以上分析,建设项目在提前告知当地居民的情况下,并采取各项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周围居民虽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可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①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石、碎砖等建筑材料及场地挖掘产生的土方应尽快利用,减少堆存时间,若不能确保其全部利用时,需对不能利用部分及时清运出场并按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进行处置,以免因长期堆积而产生二次污染。 ②现场配制砂浆、水泥时应按用量进行配料,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 ③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拟要求施工单位规范运输,不能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场”,不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装修阶段产生的装修垃圾,必须及时外运,在固定垃圾堆场处置。 ④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及时清运出场,以免滋生蚊蝇。 ⑤工程完建后,对施工区的临时设施进行拆除,及时进行场地清理,作好施工迹地恢复工作。 因此,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可得到合理有效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废气 (1)铝箔裁切过程产生的粉尘量为1.44kg/a(0.6kg/h),呈无组织排放,通过厂房安装换气扇、加强车间通风,废气直接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2)含浸过程会有少量废气排出,主要为乙二醇,呈无组织排放,挥发量较小,通过加强车间通风,废气直接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3)项目食堂油烟废气通过静电式油烟净化器(1套)处理,(评价要求处理效率≥75%),外排气体浓度为1.5mg/m³,排放速率0.01125kg/h(3.375kg/a),油烟气进入专用排气管道引至食堂所楼顶2m高空排入大气,排放浓度满足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2.0mg/m³限值,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二)废水 (1)工具清洗废水 生产过程,需要对镊子和托盘等工具进行清洗,根据给排水部分分析,用水量为2.0m²d,废水产生量为1.7m²/d,主要污染为SS和COD,浓度分别约为150mg/L和100mg/L。和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化粪池处理后通过管道进入青溪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2)职工生活污水 项目职工人数为300人,生活用水定额参照贵州省《用水定额》(DB52/T725—2019),住宿职工:100L/(人·d),不住宿职工:30L/(人·d),职工均不在厂区住宿,则职工用水量取30L/人·d,则用水量为9m³/d(2700m³/a),排污系数为0.8,则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2m³/d(2160m³/a)。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化粪池静置、沉淀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青溪片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3)食堂餐饮废水 项目职工人数为300人,均在厂区就餐,餐饮用水按20L/人·d,则用水量为6m³/d(1800m³/a)。排水系数取0.8,则餐饮废水量为4.8m³/d(1440m³/a)。食堂废水经食堂隔油池隔油沉淀后与职工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化粪池静置、沉淀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青溪片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三)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裁切机、钉接卷绕机、自动钉卷机、组立机等产生的机械噪声,类比同类型企业生产情况,设备噪声源强为90~95dB(A),为间歇式噪声源。 本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从源头降低噪声;主要噪声设备均布置在厂房内,合理布局,通过厂房隔声作用进行隔声;设备基础进行隔振;风机采用低噪声设备,排风管设有消声器,管道进出口采用柔性软接头;上述噪声经隔声、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功能区标准。 (四)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 本项目有职工300人,不提供住宿,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算,则垃圾产生量为150kg/d(45t/a),项目在室内设置小型垃圾桶分类收集暂存,根据《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南州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南府办发〔2019〕17号)分类收集,日产日清打包后交环卫部门转运处置。 (2)废弃电容器 项目电容器废品率为2‰,项目年产16亿支成品,则废品产生量为320万支,约0.16t/a,为一般固废,由原料供应商回收处理。 (3)裁切废铝箔 裁切过程产生废铝箔,按损耗率1%计算,则废铝箔产生量约为6.6t/a,为一般固废,由原料供应商回收处理。 (4)切脚废导针脚 根据建设单位反馈,导针脚产生量约为0.1t/a,为一般固废,收集后出售给废品回收公司。 (5)各类原辅材料的废包装袋 产生量约0.1t/a,为一般固废,出售给废品回收公司。 (6)废弃电解液桶 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是废弃电解液桶,约2.0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为危险废物(废物类别∶HW49,废物编码∶900-041-49),收集后,交由有危废资质的单位转运处理。 (五)地下水、土壤 (1)源头控制措施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工艺、管道、设备、仓库等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防渗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设备、管线及建、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对可能泄漏有害介质和污染物的设备和管道敷设尽量做到“可视化”,即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以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可能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2)分区防渗 本次环评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对本项目进行整体的污染分区划分,分为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其中污染防治区又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重点污染防治区,进行分区防渗。 |